2月9號,從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獲悉,《四川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(2021—2025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正式公開發布。
《規劃》提出,到2025年,四川重要礦產資源量將穩步增長,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有所提高,新發現戰略性礦產資源大中型礦產地10至15處。到2035年,支持建成國家天然氣(頁巖氣)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,形成攀西釩鈦稀土、川南煤炭煤層氣和川西鋰礦等產業集群。
▲《四川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(2021—2025)》發布 網頁截圖
四川地處上揚子西緣、西南三江、松潘—甘孜和秦嶺—大別山等重要成礦帶,成礦地質條件優越!兑巹潯凤@示,截至2020年底,共發現礦產136種、礦產地2882處(不包括石油、頁巖氣、煤層氣、鈾、地熱),具有查明資源量的礦種97種(亞礦種129個)。有8種重要礦產資源查明資源量居************。
《規劃》提出,到2025年,四川重要礦產資源量將穩步增長,礦產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有所提高,新發現戰略性礦產資源大中型礦產地10至15處;勘查開發與保護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,全省礦山總數預計在3200個以內,磚瓦用建材采礦權總數控制在660個以內,大中型礦山比例將達25%;資源節約集約和高效利用水平明顯提升,綠色礦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,基本形成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、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新格局。
到2035年,支持建成國家天然氣(頁巖氣)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,形成攀西釩鈦稀土、川南煤炭煤層氣和川西鋰礦等產業集群;生態保護、資源開發與民生改善協調發展,礦業走上內涵式、集約型、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,有力支撐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目標實施。
在勘查開發總體布局上,《規劃》結合四川實際,劃定成都平原建材化工、川東北能源建材、川南能源化工、攀西黑色有色金屬和川西北稀有金屬等5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區,并明確差異化的發展方向。
在加強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工作方面,《規劃》提出煤、釩鈦磁鐵礦、鋰、稀土、磷等礦產找礦目標,預計開展1:5萬區域地質調查14500平方千米,完成1:5萬—1:2.5萬礦產地質調查6040萬平方千米,劃定25處重點勘查區和49個勘查規劃區塊,部署開展5項重大工程,力爭實現找礦新突破,提高重要戰略性礦產儲采比。
在資源開發與保護方面,《規劃》建設13處國家能源資源基地和11處國家規劃礦區,進一步夯實國家資源安全保障;確定10余種主要礦種開采總量預期目標,明確各類礦產最低開采規模準入要求;劃定7個重點開采區、7個省級重要礦產資源保護區和39個開采規劃區塊,部署4項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工程;強化砂石土資源開發利用管控,建設5處千萬噸級砂石資源基地,到2025年底,全省建筑用砂石開采總量預計達5.5億噸,礦山數量控制在800個以內。
《規劃》提出,四川將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管控要求和生態環境準入條件,在加強國家大熊貓公園保護,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的基礎上,全面加強綠色勘查實施、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、積極推動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。